每日一读: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,只要走的方向正确,不管多么崎岖不平,都比站在原地更加接近幸福。——《千与千寻》
《第七条猎狗》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,于2008年11月1日出版第一版,这篇短篇小说,展示了他非同寻常的讲故事的能力。故事讲述的是老猎人召盘巴的第七条猎狗的故事。好句摘抄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《第七条猎狗》的好词好句,希望大家喜欢。
《第七条猎狗》好词:
《第七条猎狗》好词好句
《第七条猎狗》好句:
芭蕉寨老猎人召盘巴在四十余年闯荡山林的生涯中,前后共养过六条猎狗。
第一条猎狗腿长得太短,撵山追不到麂子,被牵到街子上卖掉了;
第二条猎狗刚满五岁就胖得像头猪,第三条猎狗长得笨头笨脑,第一次狩猎时被豹子咬死,第四条猎狗是母的,长大后被一条公狗拐走了;第五条猎狗满身疥疮,第六条猎狗糊里糊涂踩上猎人铺设的铁夹子。
一个猎人,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,就像骑兵没有匹好马一样,召盘巴常常为此唉声叹气。
三年前,召盘巴六十大寿时,曼岗哨卡的唐连长作为贺礼送给他一条军犬生出来的小狗。
三年来,召盘巴情愿自己顿顿素菜淡饭,也要让这第七条猎狗餐餐沾着荤腥。
在他的精心抚养下,小狗长大了,背部金黄的毛色间,嵌着两条对称的浅黑花纹,身材有小牛犊那么大,腰肢纤细,十分威武漂亮。
它不愧是军犬的后裔,撵山快如风,狩猎猛如虎。
有一次,一只秃鹫俯冲到院子里捉鸡,它从花丛中猛蹿上去,一口咬断了秃鹫的翅膀,召盘巴给它起了个名字叫:赤利(傣族传说中会飞的宝刀)。
猎人爱好狗,召盘巴把赤利看作是自己掌上的第二颗明珠。
第一颗明珠当然是他七岁的孙子艾苏苏。召盘巴空闲时喜欢带着赤利串老庚(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),三杯糯米酒下肚,他就会炫耀说:“有了赤利,也不枉我做了一辈子猎手。
嘿,你们就是一把珍珠、一箩黄金也休想从我手中换走它。”说着,就用脸颊在狗耳朵上亲抚一阵。
泼水节那天清晨,召盘巴不像往年那样抱着艾苏苏,带着赤利到澜沧江边去看划龙船、放高升、跳依拉贺(傣族民间一种随歌而舞的欢庆形式),而是用一根野山藤,把赤利拴在院内的一棵摈榔树下,旁边用三块石头支成一个灶,烧开满满一锅水。
然后,他从柴垛里抽出一根粗木棍,慢慢向赤利走去。
赤利摇着尾巴,伸出舌头,要来舔召盘巴的裤腿,召盘巴突然举起木棍,兜头一击;赤利敏捷地一闪,木棍在地上砸出个小坑。赤利惊慌地躲到槟榔树背后,委屈地呜呜叫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