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一读:作为我们曾经失败过,至少有过失败经历的人,应该经常从里面学点东西。人在成功的时候是学不到东西的,人在顺境的时候,在成功的时候,沉不下心来,总结的东西自然是很虚的东西。只有失败的时候,总结的教训才是深刻的,才是真的。
《咏越剧》尺调弦下哀婉情,起调拖腔意无穷。
江南灵秀出莺唱,啼笑喜怒成隽永。
描写粤剧的词语人生百味生苦乐参半,知其乐,忘其明其心,苦其志。
追其型,忘。
所说,所想,所所为,所用,所弃,所喜,所怨,所忧,所虑。
皆为人之五行,心志之所发。
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
生老病死,爱恨情仇,悲欢离合,阴晴圆缺,坎坷迷离,伤痛落失,众叛亲离,流离失所,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。
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,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,了解人之痛苦之源。
粤剧的精彩唱词剧中“再进沈园”有这样的佳句: 【长句二黄】 斜阳画角哀, 诗肠愁满载, 沈园非复旧池台; 红酥手,黄藤酒, 泪湿鲛绡人何在
桃花落,闲池阁, 依然春去又春来, 梦断香销屈指算来四十载…… 粤剧《搜书院》第八场,当坐马的镇台催促乘轿的谢宝快走时,谢宝一段道白抑扬顿挫,也是十分精彩的: 镇台:不准歇息,休多开口
走
谢宝:大人,人心肉造,他他非是马牛。
你骑的是畜生,我用的是人力, 人怎比得你那“禽兽”。
天时未晚,何必耽忧。
剧中用语之妙,是用相关语形容镇台同属禽兽,而镇台懵然不知。
唐涤生的剧本,以曲词优美见长,注重典雅,他的代表作《帝女花》,内有不少佳句。
如第六场的“香夭”有: 长平宫主:(诗白)倚殿阴森奇树双, 周世显:(诗白)明珠万颗映花黄。
长平宫主:(诗白)如此断阳花烛夜, 周世显:(诗白)不须侍女伴身旁。
(令宫女退下白)下去
以四句诗白,便把当时的悲惨环境、事件与人物心态勾划出,文字简洁,声韵铿锵,见得作者的深厚功力。
。
《搜书院》第五场有这样的七字佳句: 史恶贪官真堪叹, 刑清政简再见难; 附势越炎吾不惯, 卑躬屈膝太无颜。
我甘愿清茶和淡饭。
荣华富贵当等闲; 非是老夫牌性硬, 应留正气在人间。
从以上句子,不仅刻画出谢宝一身正气、不慕虚荣的崇高品德,而且很有性格化与文采,声韵悠扬。
或会有人疑问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说话总不是七字句的,要每句话都说成七字,那岂不是有它的局限吗
是的,七字句确有它的局限性,问题在于我们要在局限里做文章。
其实,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均有它的局限,比如一出戏、一出电影不论它内容如何,而要控制在三个钟头左右与一百分钟时间完成,这个演出放映时间,本身亦是局限,那么便要求作者在局限性里能运用自如,看不出所受局限。
七字句的结构是:“二、二、三”,如:“吏恶——贪官——真可叹”。
三十年代“薜马争雄”,两人所唱戏曲、风格各异,前者追求文雅,后者讲究通俗,如薜觉先唱的《倦寻芳》: 懒步厌厌,悲怀历乱, 吴关路远,回首凄然。
唉
我报国未能挥利剑, 乞谋帷薄亦堪怜。
养花天,勤访艳, 多情燕,绕人前, 呢喃似向人指点, 苎罗村是美人村。
…… 马师曾唱的《宝鼎明珠》: (戏水鸳鸯)查真我,有桃花命, 那堪得配红颜, 系有喇,都系盲眼单眼舆盟鸟眼, 至配得我个衰人叹……
关于粤剧的广告词吟不完的岭南风情 唱得尽的人生百味——我心中的粤剧回复太晚,抱歉
关于粤剧的作文粤剧,这块广东的瑰宝薪火相传四百载,如今被列入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但老一辈对于粤剧传承问题的忧虑始终是挥之不去的。
广东粤剧学校可以说是最出名的粤剧学校了,但是几年来粤剧学校的生源却出而问题,尽管学校一再地提高设备和老师的数量,一次又一次的优化,生源还是少了。
而在我们四周的舞蹈学校却是间间爆满,生意是十分的红火。
粤剧和现代舞蹈艺术相比起来,大多数小孩还是会选舞蹈的。
原因有以下几点,一是现代舞蹈十分的流行,二是舞蹈较粤剧来说容易学,三是学生不了解粤剧这一门文化,还没意识到粤剧的传承的担子早已落到我们身上了,这样的种种原因构成越剧的衰落。
流行的街舞,芭蕾等国外物种被孩子们所热爱;钢琴,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被众多父母视为无论花多少钱都要学的乐器;流行唱法,通俗唱法也在选秀赛的影响下热门了起来。
但是人们的眼光从未关注集舞蹈、唱功于一身的粤剧。
正如人们都爱买日本的电子产品、德国的汽车,只有没什么的人才会以退一步的心态不甘心的买一部国产车。
近来在广东粤剧学校报名的学生中有80%的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,在这所以粤剧为主的专业性综合学校中“好苗子”十分重要。
但现状却是生源很少,而且不少家长还因不忍心让孩子受痛受累主动申请退学。
虽说现代舞蹈在当下十分的流行,空间也很大,但是我们不能一昧的追崇,可以在音乐厅看歌剧《猫》,但也要学会在保利剧院看看好的粤剧。
粤剧所含的文化含量内涵很高,除了身体动作要熟练,唱腔要好,还要有一定的墨水在肚子里,否则你无法体会所扮演角色的情感,你会对角色无从下手。
所以粤剧比现代的舞蹈难学多了,现代舞蹈要求的是动作的优美,不需要唱腔不需要体会太多的情感,不需要知道有关的历史故事。
这样一来满足了各大学生的需求,易学不太辛苦而且还很流行,会跳一段街舞便可以赢得同学的赞赏和追崇的目光,满足了自己耍帅和出风头的虚荣心。
但是会唱一段粤剧不见得会受到人的追崇。
我们对粤剧的不了解,同样阻碍了粤剧的发展。
作为广东的文化瑰宝却没有什么广东学生了解,在我们的印象中,粤剧似乎是跟不上时代的艺术,连看粤剧的人都是爷爷奶奶一辈的。
似乎从80后这一代开始就很少人再如痴如醉的看粤剧了。
或者再早一些,我们的父母这一辈,他们正处中年,但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也爱听歌,顶多歌曲老一些,也爱看电视剧,虽然不是青春校园剧但也是央视热播的三四十集大剧。
这就是问题所在,大概要从我们父母这辈开始,都没有太多的人看粤剧了。
粤剧没有人看就会难以发展。
粤剧这种本土性的艺术在本地人眼里就像看从日本传入的“双排键”一样的陌生。
如果再这样下去,粤剧就会消亡。
粤剧的希望和传承出现了问题,但是广东政府却不太重视这块瑰宝。
其实只要加大对粤剧的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让人们感兴趣,让每个广东人对粤剧都可以侃侃而谈,对外能举出著名的演员和剧目。
在剧院里多上几场粤剧少上点音乐剧,多弄几次知识讲座,粤剧就不会消亡,甚至在某个片区会有振兴的态势。
当下人们对本土性的艺术缺少足够的重视,也许再过十年,粤剧就会失传。
要听到红线女的唱腔只好到网上下载了,也许网上也不会有,只能到老掉牙的磁带里听了。
介绍经典粤剧《帝女花》《昭君出塞》、《荔枝颂》、《红烛泪》、《梦断香消四十年》、《紫玉钗》 《分飞燕》、《游园惊梦》等等
越剧唱腔形容词尹派:深沉隽永,缠绵柔和。
张派: 张云霞创立。
(旦角)曲调细腻婉转,深情意浓;音色柔和甜润,韵味足。
袁派:质朴平易,委婉细腻,深沉含蓄,韵味醇厚。
徐派:华彩俊逸,洒脱流畅,奔放高亢,感情炽热,曲调大起大落,跌宕明显。
王派:自然流畅、平易质朴、情意真切的风格。
戚派:感情真挚浓厚,曲调朴实,花腔不多,但组织严密,节奏鲜明,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,形成给人印象深刻的特征。
吕派:在质朴细腻、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,增加了其绚丽多彩、雍容花俏的唱腔。
她的唱腔乐感强,有越剧界“抒情女高音”的美誉。
陆派:不尚华丽、不喜雕琢、朴实清丽、自然流畅。
金派:高雅得体。
唱腔婉转回荡,吐字清晰,运气自然、富于韵味。
毕派: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,音域较宽,善于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,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,袁派的表演技巧,融汇贯通自成一格。
范派:朴素大方,咬字坚实,旋律起伏多变,带男性气质,阳刚之美。
傅派:唱腔俏丽多变,跌宕婉转,富有表现力,表演充沛,细腻有神,有感人以形、动之以情的魅力。
求老人爱听的经典粤曲《彩云追月》粤剧版、剑合钗圆、帝女花香夭、荔枝颂、平湖秋月、双飞燕……觉得麻烦就直接找红线女、任剑辉、白雪仙几位名家,看有什么作品